「朋友,你的門禁是幾點啊?」
認真思考的你想出解答了嗎?九點?十點?還是只要有回家就好。
還是覺得這問題太瞎,姐(哥)根本就沒有門禁啊。
若你的回答是後者,那麼恭禧你,至少距離「你是媽寶」這個大帽子又順利遠離一步了。
我想你一定很不服氣,為什麼「有門禁」就有可能是潛在媽寶呢?我來說說我的觀察。
一個孩子從出生開始便仰賴照護者提供資源、保護來滿足基本的生存權(吃的飽、穿的暖),且孩子亦隨著養育過程主要照護者(以下以爸媽做說明)的態度來定義自我認知。也就是說你天生感覺的不被愛、沒安全感或自信的有無,主要形塑於幼兒期。
因為爸媽也許是因為工作因素,也或許是家事,無法無時無刻看顧著日益活潑好動的孩子,在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中,爸媽為了孩子的安全,總有一百種以上的規定,不分晝夜反覆再三的碎念。
舉例來說,大家小時候一定遇過爸媽對當時還是小孩子的你大吼說:「馬路不能去,有車危險」「火不要靠近會燙傷」「晚上不要太晚回家,有壞人」,這些「規則」就是協助你之所以長大之後,不會在與朋友散步時突然衝進馬路,也不會在唱生日快樂歌時突然學魔術秀一樣去玩火自焚,這些已經深入骨髓的規定,就像腦筋急轉變的「驚驚」,時刻的代替爸媽提醒我們要小心。
(摘自網路)
但是,一樣的門禁規則,當你長大談戀愛第一次跟男友約會,
燈光美氣氛佳一切是如此的美好。
男友:「親愛的,我不想讓你太早回家」
你:「蛤?不行啦!我媽說我必須十點前到家才不會遇到壞人啊」
男友:「為什麼你這麼大還有門禁啊?跟我在一起不會遇到壞人啦」
你:「啊……就我媽說……」(哭哭)
男友:「滿口都是你媽說,你這個媽寶!」
於是期待已久的第一次約會變成第一次大吵紀念日,二人不歡而散。
(這個案例的運作模式大抵是:
男友提出晚歸的需求(刺激)>好女兒必須十點前回家(信念)>心裡充滿對男友或爸媽的罪惡感(情緒)>行為1拒絕男友的需求離開約會地點
或2留在約會地點但選擇對爸媽說謊,也玩的不開心(行為、反應)。)
因為爸媽也許是因為工作因素,也或許是家事,無法無時無刻看顧著日益活潑好動的孩子,在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中,爸媽為了孩子的安全,總有一百種以上的規定,不分晝夜反覆再三的碎念。
舉例來說,大家小時候一定遇過爸媽對當時還是小孩子的你大吼說:「馬路不能去,有車危險」「火不要靠近會燙傷」「晚上不要太晚回家,有壞人」,這些「規則」就是協助你之所以長大之後,不會在與朋友散步時突然衝進馬路,也不會在唱生日快樂歌時突然學魔術秀一樣去玩火自焚,這些已經深入骨髓的規定,就像腦筋急轉變的「驚驚」,時刻的代替爸媽提醒我們要小心。
(摘自網路)
但是,一樣的門禁規則,當你長大談戀愛第一次跟男友約會,
燈光美氣氛佳一切是如此的美好。
男友:「親愛的,我不想讓你太早回家」
你:「蛤?不行啦!我媽說我必須十點前到家才不會遇到壞人啊」
男友:「為什麼你這麼大還有門禁啊?跟我在一起不會遇到壞人啦」
你:「啊……就我媽說……」(哭哭)
男友:「滿口都是你媽說,你這個媽寶!」
於是期待已久的第一次約會變成第一次大吵紀念日,二人不歡而散。
(這個案例的運作模式大抵是:
男友提出晚歸的需求(刺激)>好女兒必須十點前回家(信念)>心裡充滿對男友或爸媽的罪惡感(情緒)>行為1拒絕男友的需求離開約會地點
或2留在約會地點但選擇對爸媽說謊,也玩的不開心(行為、反應)。)
注意到了嗎?反藍字的是你看待世界的「信念」,也是賴以生存的遊戲「規則」。它造就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世界觀),更決定了你在每個事件(刺激)下的情緒及反應。
而這樣的世界觀,通常形塑於自小父母教育給你的教條。父母限制你不要玩火、不要去有車的馬路,甚至是不允許你晚歸,本來就是基於保護的心態出發,確保身為「孩童」的你不要受傷。小時候的這些規則是為了確保你的安全,但當小孩長大後呢?過多的限制就變成「控制」,父母的出發點也許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安全感」甚至是「掌控欲」了。
而這樣的父母,在 蘇珊‧佛渥德博士所著的《父母會傷人》的書中就成為養出媽寶的「有毒父母(Toxic Parents)」。
回到上面與男友的衝突,為何小時候的規則不適用長大的我們呢?下方是依據是以色列物理學家高德拉特提出的TOC限制理論所繪制的衝突圖,你(圖中為「女兒」)及你的父母的共同目的都是建立和諧美好的家庭,因此父母基於(確保你安全)的需求下制定了十點前回家的門禁,但這個門禁與女兒希望跟男友玩到盡興再回家的條件衝突。進一步拆解這樣的家規是不是有待修正的空間呢?
「我(女兒)只有在十點前回家才會安全嗎?難道十一點回家就會不安全嗎?」「約會結束後由男友陪我到家就不安全嗎(撇開男友是狼人的假設(誤))」,這些對家規的質疑或OS相信你我都曾經浮現,然後開始訴諸言語跟行動,像父母證明自己不需要門禁也能對自己的安全負責,「我已經長大了」,而在父母的眼裡就是「女大不中留」、「孩子進入叛逆期」及「COW,我女兒被這哪裡來的野男人給騙了」,無法接受女兒已經長大的父母開始用上面這些表面的理由,歸結出女兒變壞了的結論,於是雙方展開抗爭也許短則數週長則數年,目的就是為了讓父母開始接受自己孩子長大的事實,尊重孩子的主張,學著放手讓她單飛。
可是不幸的事,某些孩子在抗爭過程失敗了,抗爭失敗的原因也許是父母的「親情攻勢」、「情緒勒索」、「家庭手足間的壓力」等,也或許另一群孩子終其一生都沒有想過要抗爭,甚至也沒有意識到父母「內建」給他的家規:「好孩子一定要在十點前回家」,對他人生有什麼影響,也許他的伴侶因為他的門禁從來沒有陪他看夜景、也許他會因為門禁被男(女)友提分手、也許他的朋友就不邀他夜唱了,也許他就會因為門禁而錯過一個升遷的飯局。
這些也許並不會因為當事人的不選擇而毋需付出代價,這是真實的發生在每一個只有身體順利長大成人的大孩子身上。
每個媽寶意識到自己是個媽寶時,往往都是身心遭受到極大痛苦時,通常都是被分手了、被同事排擠了,甚至身體出狀況了,才願意承認自己一直過的都是別人的人生,失去自己力量的感覺,只能不斷回應他人的期待,甚至分不清楚自己認為「應該」、「必須」做的事情(或責任)是自己真的想做或喜歡做的,當違背了內心教條時,陪伴媽寶的往往都只有罪惡感而已。
有毒的罪惡感會讓你無法好好享受人生。---摘自《毒性情緒》
每個媽寶的養成其背後都有令人不捨的背景,親愛的,若你今天不論是聯誼還是被介紹的潛在對象是媽寶時你該怎麼辦?聰明的人會叫你「塊陶啊」。
這些也許並不會因為當事人的不選擇而毋需付出代價,這是真實的發生在每一個只有身體順利長大成人的大孩子身上。
每個媽寶意識到自己是個媽寶時,往往都是身心遭受到極大痛苦時,通常都是被分手了、被同事排擠了,甚至身體出狀況了,才願意承認自己一直過的都是別人的人生,失去自己力量的感覺,只能不斷回應他人的期待,甚至分不清楚自己認為「應該」、「必須」做的事情(或責任)是自己真的想做或喜歡做的,當違背了內心教條時,陪伴媽寶的往往都只有罪惡感而已。
有毒的罪惡感會讓你無法好好享受人生。---摘自《毒性情緒》
每個媽寶的養成其背後都有令人不捨的背景,親愛的,若你今天不論是聯誼還是被介紹的潛在對象是媽寶時你該怎麼辦?聰明的人會叫你「塊陶啊」。
但如果你自己是媽寶亦或是你的男女朋友是媽寶呢?難道只能套句最近的流行語:「媽寶心裡苦,但媽寶不說」下一個更好嗎?
後面的文章我將從毒性父母的十年養成計劃來談談媽寶的成因,下次見。
後面的文章我將從毒性父母的十年養成計劃來談談媽寶的成因,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