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tegories

In 心理學 行銷 親子關係

【愛讀書】致,那些擁有「父母病」的我們(情緒寄生/許皓宜著)

我們常從他人的故事找自己

一個人會接觸心理學,常是他生命中某個環節卡關了,而且陷入一種進退不能的窘境,想往前沒動力,想逃走卻又不知能去哪,而我亦然。回想幾年前當我面臨生命低潮時,壓抑許久的「父母病」突然爆發,連帶使我對於雙親靠近避之唯恐不急(其實是乖孩子遲來的叛逆期),而為了根除這難纏的病,我花了快二年的時間走入諮商室,也參加各種諮商師實體課程/工作坊,幾乎每個空檔啃著一本又一本心理學書,持續在他人的故事找自己,而許皓宜老師的著作也時刻陪伴我渡過那段難熬的時光。

「父母病」=一切都是父母的錯嗎?

「工作如果不開心,就不要做了。」那天,母親這麼告訴我。
「為什麼我小時候,你不這麼說呢?」我問。
她沒有回答。但我知道這是個沒有對錯、也沒有答案的問題。(摘自本書p91分離效應)


文章開頭提及「父母病」引用自皓宜老師2015年出版的《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一書,書裡寫道:「我們成長路上一定受父母影響,我的『父母病』定義有兩種,一是不知道它影響我的是什麼?例如我在做一些事時會突然生氣,但我不知道為什麼會生氣,那是覺察層面沒有打開。二是,我知道我受到父母影響很大,長大後如果複製了他們的行為,我就會覺得都是父母害的,把自己的不如意都推到父母身上。這兩種狀況都會讓人過得非常辛苦。」
換言之,父母生養子女的過程,常不經意將自己身上某些令人喜歡/不喜歡特質傳遞給這一代,像常見金錢焦慮、情緒鈍感或完美主義等,而承接這些特質的子女卻因而受苦,理解之後又無比的憤怒,最後形成一種千錯萬錯,都一定是父母(童年)的錯」的價值觀,而此便是作者書中提到「父母病」令人十分辛苦的源頭。

假若親子關係只能寄生著憤怒,那些曾經真實存在的那些美好又溫暖的親子記憶,身為子女的我們無可避免僅能選擇大聲地對那些場景說:都是假的,業障重!

請您對我說:不要再加油了

我期望他(爸爸)能理解我一路走來的辛苦,但當我在工作上感到不開心,沮喪地說好想離職時,他對我說:你至少要撐到當教授。」 當他發現我仍繼續沮喪時,他沒有安慰我,反而丟了好幾個徵才訊息給我。
我和父親相處不多,但他的回應總能讓我氣上半天。我知道他想告訴我的是:加油。但或許我更期待他說的是:不要在加油了。(摘自本書p60刺蝟效應)
小時候我們總是努力追求榮耀,用這種方式討父母的歡喜,來滿足他們的需要,以淡化自己心理可能被遺棄的焦慮。長大以後,我們關注在自己的渴望與目標上,換父母使盡辦法,來淡化可能被孩子離棄的焦慮:有些父母是噓寒問暖,有些則是酸言酸語。
長大很久以後才懂得:愛使我們都渴望靠近,卻因嘴硬拐了好幾個彎表達,問題是你還是不懂我的心,而我,也不懂自己了。

對你愛恨交織,所以進退兩難

皓宜老師憶起2010年的某天,在媽媽短暫失憶的一天一夜,因恐懼失去母親而不停日夜祈求,然而證實媽媽依然安好後,隨著時光流逝、孩子出生,自己又重新忙起個人事業,彷彿那一天一夜裡單純又柔軟的孺慕之情又在不輕易間失去。
作者回憶當時的場景後自問:「是不是總要感覺到,有一天她(媽媽)真的可能離開,我才會記得心甘情願地對她好呢?」這或許也是每個擁有「父母病」的子女心底深處共同焦慮與自責,渴望找到一種除了全然迴避或勉強親近這二種極端選項外,另一種相對安全的親近方式?如同刺蝟效應裡的故事:寒冷的冬天,兩隻刺蝟想透過擁抱來取暖,但總因為彼此帶刺,每次擁抱就刺痛對方,於是分分合合,直到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既然獲得溫暖,又不至於受到傷害。而這一刻,刺蝟孩子才能輕聲對自己與內心的父母說:「愛,是得搭配一個最適當的距離。」

原來我要在生氣中,學會愛你。

最後,我想引述老師在書中的一段話
致--擁有「父母病」的我們。
「我以為你不會永遠都在,
我又以為你永遠都會在。
於是我就不再去想,你到底會不會一直都在?
我不想等到失去了,才知道要珍惜。
卻又沒辦法時時刻刻用失去的心,來珍惜你。
原來我對你還有生氣。
原來我要在生氣中,學會愛你。」
願,你能在皓宜老師一篇篇的故事裡找到與父母間最合適的距離。

-----------
【購書由此去】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9316 

【全方位的心理學說書人-許皓宜】
作者現任北藝大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本身是擅長以故事去解釋抽象的心理學概念的諮商心理師,著作涵蓋職場、教養、親子及愛情等人際關係,是多產又全面向的作家,偶爾也上談話節目以心理學談論時事、主持廣播節目《從心聊聊天》,最近也推出實體課程及線上課程,套句最近很夯的名詞,皓宜老師是名副其實的鈄槓青年!

【面對逐漸老去的父母,8件不要做的事】摘自書p221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