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tegories

In 人生攻略 人際相處 工作

【心得、書摘】你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過不好這一生?_蔡壘磊著

Photo by Ravi Roshan on Unsplash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思,百思不如一行,百行不如一果。意思是不要光聽,還要親自去看,不要光看,還要思考,不要光是思考,還要有行動,而且不能光有行動,還要拿出成果來。」ーBY宇佐美博人@日劇《限時結婚大作戰》

研究指出,觀察人的書櫃便能大致猜到他目前人生關卡。



參照我私人書櫃裡,最不缺的便是勵志書(俗稱"雞湯書")。像是昨天下定決心減肥就來買個自律書;今日覺得虛度時光,就去誠品外帶時間管理書;更別提在亂花錢後,立馬拿出《窮爸爸,富爸爸》宣告自己決定理財,彷彿照著固定劇本演下去就真能如書中作者那樣發大財(誤)。

世界上的道理何其多,隨便列舉自己聽過不下上千條,半開玩笑如果這些道理我真能做到10分之1,人生大概早就升級到另一個境界,可我偏偏就是個讀得多又做得少的一般人,就像本書的書名尖銳的提問《你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過不好這一生?》,或許對我們輸入(大道理)從來不是個問題,那問題到底是什麼?

摘自網路
本書源自於作者蔡叔經營公眾號「請辯」一年多,歸結數十萬讀者提問裡的共通點ー多數人對於問題的無能為力,其實是來自於人們對於影響人生的某些概念認識不清,導致無法做出正確決定;換句話說作者並不是提倡道理無用論,而是希望讀者明白我們能否「過好這一生」的關鍵,其實並不在道理明白多少,而是道理背後的潛規則我們真的看明白多少,而這類反思能力取決於個人的認知水平。

舉例來說像是我總是安慰我自己「減肥要少吃多動這些道理我當然懂,我只是懶跟自制力不足,如果讓我認真起來連鬼都怕。」可是,作者卻在書的下段直接反問「懶只是你的藉口吧,事實就是減肥的好處並沒有強烈到讓你願意放棄美食,或是你根本搞不清楚少吃多動的意涵吧?不信,假如我今天給你10億讓你減到正常體重,你就會願意了吧?」。
  • 道理我都懂,只是懶?對一個正確的道理表現出懶惰,就是認知能力不足的體現。
  • 當我們說一件事在我心裡確實重要,但是不願意動手去做,其實癥結就在於我們對這件事認知有誤ー它可能並沒有我們心目中想像的那麼重要。
作者以簡單清晰的文字,按章節循序層層解析影響人生的六大關鍵面向,包括「清醒認識自己、如何有效學習、建立恰當金錢觀、高效利用時間、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如何看待成功」的基礎認知,從指出多數人認識誤區開始,協助讀者搞清楚這些面向的內在邏輯,並直接點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道理,一路幫你思維開外掛,升級認知,最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生贏家。

!閱讀提醒!本書所提觀點乍看「政治不正確」,但作者將會就其論點逐一辯明,總體閱讀體驗極為過癮,如時間允許則順著作者章節脈絡一路讀下去,但若時間有限可視個人的需要跳讀。特別是關注書裡作者提出的「道理」所引發的一連串認知失調,像是邊讀邊浮現「這是真的嗎?」「不可能,我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是這樣的!」之類的碎念,那我得恭禧你,藉由這類認知被重擊乃至修復的過程,也代表著我們都離「明白人」已經更進一步了。

記住,這個時代,我們不缺資訊,缺的是「認知」祝好。

博客來購書連結(由此去)
-------------
以下摘要本書幾個讓我感覺被重擊的人生指引:  
★清醒認識自己,先習慣打自己的臉(或許,我們並不認識自己)
  • 道理我都懂,只是懶?對一個正確的道理表現出懶惰,就是認知能力不足的體現。
  • 當我們說一件事在我心裡確實重要,但是不願意動手去做,其實癥就在於我們對這件事認知有誤ー它可能並沒有我們心目中想像的那麼重要。
  • 告別懶惰的4個建議:學會分解任務、衍生任務未完成的間接後果、說斷就斷、給予自己階段獎賞。
  • 老天沒給我機會?機會不是天下砸下來的,是靠你用資源開發出來的。
  • 先做起來:對於任何一個看似沒有機會的領域,與其浪費時間躊躇等地,不如先做起來試試。
  • 承認自己勢利:當我們主動提供勞動時,是表明我們想建立長期交換關係的姿態,但這個策略只限於雙方差距不大的時候。在此之前,請先埋頭積累。
★知識不是無用,是你不會用
  • 知識分層次,且愈往上愈不易獲取。
  • 碎片化的閱讀變成我們建立每一個知識體系的入口,以此起步,從而順利過渡到系統閱讀,這才是將系統閱讀和碎片化閱讀進行有機結合的高效方式。
  • 打造屬於個人的知識體系流程:深度思考完善自己的元知識,揀選需要的有效知識並提升,將資訊轉化為加工知識,進一步打造成體系甚至是智慧,最笨及最有效是通過「分享、分享、再分享」做到「查漏補缺」。
  • 網路時代的知識變現:
    • 很多人感嘆自己懷才不遇,其實該想的是自己的「才」,是不是別人需要的「才」。只要你的知識價值足夠稀缺,有足夠多的受眾,連上網路,選擇合適的變現模式,就不可能懷才不遇。
    • 在影響力時代,我們首要找到自己的影響力範圍,並找到最適合自己輸出獨特價值的體,以擴散而非掙錢為目標向更多人輸出,努力成為價值中心。
★你沒有那麼渴望金錢
  • 金錢是價值的外在表現。別人付你錢,是因為你的所得就是你在當前市場的單價X惠及的人群數量。
  • 花不必要的錢叫浪費錢,花不必要的精力叫浪費精力,它的中心思想圍繞三個字ー不必要。然而這三個字卻過於主觀,「浪費」的本身並什麼界定標準。
  • 很多人愛錢,卻只想毫無成本的獲取,也有人陷入愚弄自己的努力,以為花更多的時間就能賺錢,對金錢的認知不清,就導致無法和金錢產生正向連結。
  • 錘子手機創始人羅永浩說:一個人可勁兒省錢是對自己的不自信,若你是進取型人格,體驗本身就是潛在的財富,尚未產生回報,只是暫時沒找到合適的變現方式。無節制的省錢,省掉的除了錢,還有自己變好的可能,換言之,還省掉了與這個世界產生更多聯結的機會。
  • 究竟怎樣才能掙到錢?尋找難以替代性、我們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就自己最想要從事的領域來說,集中精力學習被組合頻率最高的技能(例如簡報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寫作能力等)、學會用風險贏利。
★時間用在哪,決定了你是誰(賺時間,就是賺壽命)
  • 所謂的管理時間,其實是管理自己,注意力就是管理自己的關鍵。注意力可以理解成我們使用時間的方式,濫用注意力伴隨著無法做另一些事的隱性成本,放棄了你本可以獲得的最大收益。
  • 所謂的管理時間,其實是根據客觀時間刻度管理自己,因為時間就在那裡,不受任何人影響。
  • 多數人濫用時間方式,通常展現在隨意揮霍個人的注意力。比如操別人的閒心(作者稱為注意力失位補償)-分為三種:真操別人的心(無界線感的好人)、假操別人的心,真操自己的心(都是為你好)、假操自己的心,給自己找慰藉(八卦)。愈有能力的人,就愈是專注在自己的身上。
  • 提升時間使用效率-列入條目任務、尋找高效時段、遠離雜訊干擾、合理使用碎片時間、減少後台執行、降低切換頻率、明確任務目的、擠擠,再擠擠
★知恩圖報?知恩要馬上報(人與人的關係)
  • 行善有時是作惡:我們行善的行為,其實是幫助自己而非他人,因為我們在未經他人允許的情況下,靠著影響他人而給自己帶來快樂。而不恰當、不顧他人意願的行善,就是作惡。
  • 知恩圖報並不正確,既然知了恩就不要圖,要馬上報,因為恩情會隨著時間被打上折扣。
  • 人與世界的互動中,一直進行塑造與反向塑造。我們不斷地將自己的某些資訊加到其他人或物的身上,同時也通過接收他人或物的資訊來改造自己。
  • 婚姻不是敵進我退的零合遊戲,而是一次將團體和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團隊作戰。因此要維持長久的合作關係,彼此需要讓對方有些危機感/小小的忌憚,成為一場良性的軍備競賽,而非囚徒困境。
  • 社交有二個帳戶:消費帳戶(花錢買快樂)和工作帳戶(社交);透過找尋自我社交定位-資源掮客(努力向平台化靠攏)或孤獨專注者(社交最少化,必要用於提升進步效率)。
★努力,不足以讓你過上好日子(人生最重要的那些道理)
  • 努力有著許多「坑」,並非僅是看上去努力就能達成目標。努力該是內生性、講效率與有目的性的。
  • 做別人的主,本質上就是希望將自己的意志活在別人身上。自由意志下的自由體驗,才是人生唯一的意義。
  • 別看很多人嘴上說不想努力,不想勤奮,但其實這世上沒有人會排斥努力有可能帶來的好結果,排玉的只是伴隨它而來的成本。
  • 避坑本身可能是個坑。踩坑,請趁早。
  • 格局=認知層次。學習的認知層次差距決定了我們的行為,而行為本身又決定了我們的高度。在職場上,同樣如此。
  • 學習也好,職場也罷,人生這場修行,就是不斷提升自我格局的過程。至於社會上普遍認同的體現人生成功的東西,如金錢,只是隨之而來的副產品。
  • 提升格局的要點:懂的分辨格局的層次(推倒自己的積木/積累)、提升格局之擴展時空(從不同時空擴度考慮問題)
  • 格局可以從上往下看,不能從上往上看。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