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tegories

In 自學技巧 讀書心得

【自學技巧】自學老司機帶你三步驟挑到超值好課


那些喜歡思考的人,往往學習更好。那些喜歡發問的人,往往學得更快。那些喜歡表達的人,往往學得更深。-《行動複利

許多人在學習中常常遇到的問題,便是混淆了一個概念:「消費等於學習。」-《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
「上課吧,為知識付費吧,開始終身學習吧。」

在衝動的一瞬間,跺腳咬牙,按下信用卡帳號的最後一個數字。相信這個場景對所有曾經付費進修的朋友並不陌生,對我這位熱愛學習,最高鋒平均每個月花費薪水1/3(破萬)在自我投資,買書購課不手軟,這個場景更是2~3天就發生一次。

也許正是因為多年來投注無數的金錢及時間在親身試課,效法神農嘗百草的精神,期間碰上「假上課真直銷」、「半瓶水響叮噹」或是「溝師人品及課品雙優好課」之類,慢慢也模索出一套小資族評估課程是否值得購入的方法論,如果你也是跟我一樣除工作主線任務外,試著開啟人生副本,期待透過自費進修拓展技能樹,歡迎參考並分享本篇選課三步驟,花得精明學得開心。(聲明:本篇較不適用家底雄厚的朋友,我還是希望你們能多多支持知識變現,讓更多專家神人願意在閒暇之餘出來分享他獨門的觀點及技巧)

進入正題,以下這幾個技巧你能依序評估。

步驟一、搞清楚自己「為什麼」要上課

「了解自己為什麼要上課」是自我進修最重要也最基本,但也是最多人沒有注意到一個技巧。在開始尋找課程前,請花一些時間考慮是什麼因素促使你做出決定,這(堂課)將幫助你實現什麼目標

舉我為例,因為我熱愛學習心理學,所以臉書同溫層裡不乏各大心理師的粉絲團,手一滑就能看到強化親子溝通講座、提升伴侶溝通品質課程,還有長期的心理經典書共讀會各種自學訊息,往往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我能不能全報啊,這些課程未來我都用的到。」但是,時間跟財力有限之下,僅靠「未來有用」是一個既模糊又無益決策的策略,像是未來是多久?什麼叫有用,講給別人聽、寫成文章還是真的讓親密關係更自在?通常我自我反問後,我就會瞬間消火,回到相對務實的理性評估階段重新思考。

而前面我迷航在各種課程訊息的狀況,根本原因就在於我當時並沒釐清自己想上課的原因與期待實現的目標,其實,人就是天生需要動機才能好好行動的物種,「為了選而選」跟「我知道我為什麼選」的學習成效幾乎是天與地,我的觀點是選擇一堂課的理由背後該有一個明確的痛點或問題需要解決,帶著問題意識去付費,其實那瞬間你就已經開始改變

這裡舉幾個常見的上課目的,結識人脈(被看見)、自我成長、獲取證照(資格)、鐵粉支持(為了見偶像一面)、解決問題等,千萬別說是別人叫你來上課的,你已經長大了,錢跟時間是你的最珍貴的資產啊,也是你最該自我負責的部分(大誤)。請花3分鐘想好並寫下你「為什麼要上課」,我在下一章節,等你。

步驟二、上網做功課,了解不同的課程訊息

雖然具有海量訊息的網路時代,確實帶給我們強大的「知識焦慮」,但我還是想跟大家說,萬物互聯時代也同時代表著:不管你想上的課程多冷門、想解決的問題有多小,都會有人願意分享及點評,舉我先前在《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斜槓創業,複業多賺多自由的27天行動計畫》看到作者分享的一個創業項目是「介紹某一類魚缸如何挑選及修繕」,就能為創業主每年多賺取額外旅遊基金,回到文章,這樣冷門的教學課程都有人買單,更何況我們當下熱門的「理財」、「文案」、「品牌經營」乃至於「個人成長」等課程,更是一用google搜尋關鍵字之後,往往10筆以上的課程會出現在搜尋結果。

那問題來了,那麼多課程我們該怎麼篩選呢?以下是我幾個常會使用的指標(愈前面加權愈高)
  1. 這堂課的招生文案裡面所寫的「課程大綱」是否有打到我的痛點(如果你沒有痛點要解決,請回到步驟一思考你「真正」的上課的理由)
  2. 講師的背景與講學內容是否符合,是否有國際機構認證教學資格?有出書者加分;有部落格/粉絲團穩定更新者加分。
  3. 這堂課程是否有穩定開課,且開課梯次至少大於5次
  4. 開課方是否正派或有一定市場能見度。
  5. 課程的類型是否與課程主題配合,是講座形式(單向授課)?是工作坊、半天與全天課程(雙向互動)?還是定期開課的循環式團體?讀書會形式?這點要看每個人的學習屬性,像我自己對於有一點知識背景的領域,我會傾向講座式收集資訊;若我不太熟悉或是領域別需要個別互動,例如彩妝、穿搭或加強人際溝通技巧課程等,這類需求我會選擇長時間且強調互動的工作坊切入。
  6. 是否有書籍或線上課程能替代(適用於痛點非急症的狀況)

步驟三、鎖定單一課程地毯式深挖

當你查找完相關的課程訊息,並鎖定1~2門課程準備抉擇,便可以針對該課程進行地毯式搜索,主要建議查找二方面的資訊。

  1. 網友的課程心得與評價:因為現在有些心得是類似「異業結盟」或邀稿的形式,讀者可能會擔心是否這類心得是否能信任,這裡提供一個小撇步,因為我自己偶爾有廠商邀約上課或分享,但我習慣會在文章放上「邀稿」「廠商合作」等字樣,如果你在搜尋到的心得文裡看見類似的文字,或是直接有課程「折扣碼」這些訊息,那可能這篇文章跟廠商合作的可能性就蠻大的。至於,心得文能不能信任這件事,個人是持開放的態度,網友分享課程心得的理由大概不外乎做學習紀錄及個人品牌經營,所以我覺得遇到踩雷的課程,最多就是不分享,還不至於造假或刻意優化砸掉自己長年在網路累積信任貨幣。再來,我也建議朋友如果看到不錯的心得文,也能透過粉絲團私訊作者多聊二句,或許短短數句交談無法跟完整分享所有課程內容,但透過言語交流間你也多少能判斷這個課程心得是不是能信任,課程本身適合你或解決你的問題,多問一句多一份連結,網路世界就是充滿無限可能性的。
  2. 官網課程文案:
    • 課程內容:一個標準招生的課程文案通常會包括(1)課程想解決的問題(2)課程大綱裡可以看出課程結構/進行方式,偶爾會帶到解決問題的系統化作法、獨門心法等專有名詞,建議大家可以課前花時間讀,確保你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有大概的了解(3)目標學員,是針對初學者、進階班或已有實戰經驗者較為適合等(4)無法幫學員解決的問題,這個項目可以視為課程門檻,篩掉部分過度期待的參與者
    • 開課時間:課程時數常與前面提到的課程類型相關,講座型一般1-3小時,課程型(工作坊)至少半天到二天;開課時間也能簡單區分為平日班(上班時間-通常企業包班居多、下班後進修)、假日班;開課時間對上班族特別是期待兼顧工作與家庭者,甚至需跨縣市上課的朋友,都務必要納入優先考量。(線上課程較實體課程優勢便在於不受時空限制)。
    • 學習費用(如何付款-刷卡、貸款)
      • 負擔能力是小資在決定課程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以我先前上的理財課程建議「自我投資」費用可以按月固定提撥月薪的1/10用於上課或購書之用,這個建議也提供給大家參考。
      • 一門課程定價本身就是學問,包含品牌+宣傳+目標客群的定位+名氣,最後讓一樣是文案課,收費範圍從幾百元~破萬都有可能,所以愈是昂貴的課程,我就會越努力搜集可能的訊息,甚至上課前,我就會將作者的書、文章盡可能讀過,畢竟江湖一點訣,魔鬼往往就在細節裡。(我還是要多提一句,價格不盡然等同授課品質,如果一門公開課程價格破萬,還能開到超過5個梯次,那同時也代表它貴的有它的道理)
      • 另外,對於小資來說,一次付數千~破萬的課程,除非你是計畫已久,購課金早就準備好,不然這筆花費不能說是小錢,舉我自己來說,我偶爾會使用信用卡分期的功能,每個月預付幾千,等到正式開課時就差不多結清,上起課來更沒有負擔。
    • 工作機會這個課程能否帶來工作轉換或晉升的機會,例如證照取得效益,有機會跨領域發展等,像近年很強調的寫作力,幫助專業被看見,都是蠻值得投資的標的。
    • 附加價值:星級餐點、課後加值服務(秘密社團、售後輔導、諮詢等)、學習地圖、課後重點整理等,都是加分項目。

結語: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選擇一門課程,需考量的標準絕對不僅僅只是像文章開頭,只是看到課程招生廣告,刷卡後準備上課這麼簡單,引述《行動複利》作者這段文字:「這世界不缺要你學什麼的文案,彷彿你要做的就是付費上課。課程內容圖文並茂,偶爾配上影片,讓人有種這是改變人生的秘密武器。付費後還能獲邀進入網路社群,定期完成任務、打卡,透過大家庭式的溫暖,產生連結。」上課不僅是一種社交也是需要花費金錢與時間,乃至於情感投入,影響不可謂之不大,還是老話一句,(自我)投資一定有風險,課程投資有賺有賠!購買前請詳閱使用公開說明書,做最好的準備,然後有最壞的打算,是我走跳自學界數年後最深刻的體悟。

最後,我還是想說,即便你做了十足的功課,可能還是無可避免的被課程「雷」到,但我還是想說,有時候遇到沒那麼OK的課程也是一種修練,就像我能以那些斑斑血淚為基礎寫出這篇採購SOP也是因為有那些莫再提的經歷。知識不正如人生一樣,不是學到就是得到。祝好。

----
還想讀更多乾貨文嗎?

【建議】遇到人生困難,如何找到適合的諮商師?-步驟建議(sop)及提醒

我過往的課程心得(陸續更新)

延伸閱讀:
行動複利》這也是一本利害的老司機寫的書,關於學習、購課及持續100、1000到10000天實作的觀察及提醒(metta同時認證江湖走跳走跳必備) https://reurl.cc/1xvke8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