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tegories

In 心理學 行銷 書摘 媽寶 親子關係

The Secrets-凡人皆有秘密,秘密是青春期的里程碑


「有關我們生活的故事,變成我們的生活。」by現代詩人Adrienne Rich

文章開始前,想請大家試著回想「從什麼時候你真的覺得自己長大了?

從有自己的房間的那天?
從第一次交男(女)朋友的那天?
從「拿紅包」變成「給紅包」的那天?
還是……從擁有專屬「自己」的秘密那天。

每個人都有秘密。

男人都有一個神秘的資料夾,女人的年紀永遠是不能說的秘密。說再聯絡,其實心裡卻是最好不見。工作不小心出了包,卻硬是裝沒事。明明不愛了,卻偷偷期待有初戀情人出席的同學會。
人們對老闆有秘密、對朋友有秘密、對伴侶有秘密、對父母有秘密,可是卻要求子女/另一半要全然坦承,這不是很矛盾嗎?

秘密是青春期的里程碑

「我應該怎麼跟青春期的孩子相處?你不是有在學心理學,可以告訴我孩子怎麼了嗎?」

陳品皓心理諮商師所著《我想陪你長大》一開頭便從「孩子的秘密是青春期的里程碑」的這個概念談起,也許你會質疑,青春期怎麼會跟秘密有關呢?關鍵在於我們的認知發展與身心能力提升。

我們小時候或爬或走大抵都在爸媽觸手可及之處,甚至看得、聽得甚至於理解得外部世界,幾乎在爸媽建構的合理範圍內。但隨著我們長大,從第一次自己上學、第一次自己搭車出門、第一次離開過夜,我們的活動範圍已然走出父母的視線,在那個他們看不到的地方,開始長出「自我」的存在:那些短暫蹺課的片刻、刻意經過的漫畫店、與朋友的聚會內容等,而這些親子間不存在交集的日子裡,漸漸萌生專屬於孩子的秘密,這個秘密的另一個名字,叫做「我」,身為子女的「我」將從那些新鮮、開心或難過經驗裡,累積出我看待世界的方式,而這是專屬於「我」的人生故事,而這些獨有的「我」經驗,便是我成長的最佳佐證。

這幾年界線的概念在台灣普及,教養書裡也不乏專業人員呼籲「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界線」,意思是父母第一步也是最需要學習的---便是克制自己什麼都要管、什麼都知道,對於孩子的一切都要掌握的行為及心情,或許有很多爸媽會很委曲的反駁,那是因為我關心他,我害怕他交到壞朋友,以後會影響他的前途等等,一切都是為了他好,這些不經對方同意而拼著命朝著對方猛攻的行為真的是為了他好嗎?還是這是為了讓自己晚一些面對關係早不再親近的事實?

秘密本身之所以稱為秘密,便是在於它本身的不可開放性,需要秘密的主人授予許可才得以窺探一二,換言之,即使我跟一個人(無論是家人、伴侶)再親近,也不等於我所有的事情都願意告訴他。對我們來說,知道彼此的秘密代表關係的親近、不可取代性,但是我們能否接受對方在保有他個人的秘密的同時,其實也是愛著我們的?舉例來說,青春期的孩子對於父母肢體的接觸(抱抱、親親)總是會一臉嫌惡的說:很噁心嘿!可是更多時候當父母真的轉身失落的離開時,孩子反而會顯得不知所措。或許這就是為何前輩總說:對付青春期的孩子,要給他有點黏,又不能太黏。

當控制狂父母遇見青春期的孩子=媽寶/永恒少年

如果一個孩子被不允許家裡有任何秘密的爸媽養大,他會怎麼樣?

與其他同年齡的朋友所擁有的選擇「自由」相比,他一輩子或許都只能走固定的路回家、交一樣懂事聽話的朋友、做跟大家一樣事/職業,因為這樣的生活對於父母來說是可控制、安全的,但站在孩子的立場看來,人生既沒有風險,同時亦失去冒險。如若生活一時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無法解決,便無意識地將父母拉近自己的難題裡找解答,最終,他成功地活成了父母的故事,開口只能是「我爸/媽說……」,因為除了這些外,他的人生無話可說。

違反天性發展的養育方式,終將使孩子永遠只能是孩子,爸媽永遠是爸媽。








Related Articles